缅甸翡翠场都有哪些?
首先,缅甸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因此翡翠矿区也多分布在高原或者山区。 按产地划分主要有老坑、新坑、后江(基西)和蒙料四大类。 老坑主要出产玻璃种,是现在市场上最顶级的翡翠原料; 新坑主要出产的品种有冰种、糯种和豆种,质量也比老坑差一些; 后江矿区和基西矿区都属于河砂型,由于后江在基西下游,因此又称为下江或下坎子,这里出产的玉石普遍颜色较浅,质地细腻,水头较好,多为冰种及糯种; 蒙料主要是产自南缅的雾露河中,这里的玉质相对粗糙,透明度也比较差,主要为糯种和豆种,也有少数冰种出现。
其次,还有广义的缅甸翡翠场口区分,指的是不同产区、不同开采方式的宝石级翠岩带。 根据不同的开采方式,翡翠可以分为“山料”和“砂粒”两种。 “山料”就是指从高山矿脉中开采出的翠岩,这些高山矿脉大多位于海拔3000米左右,环境险峻,开采难度极大。 这种山料的特性取决于其形成的地质条件,一般颗粒较大,结构松散,但质地纯净,颜色艳丽。
“砂粒”则是采自河床中的翡翠原石。这些原石的来源多是古代山体崩塌或者河道变迁所埋没的高山翠岩,经过千万年水流冲刷而形成。 这类石头的特点自然是结构紧密,但是质地不够纯净,常常伴有杂色。 最后,按照出产翡翠的原意,可分为帕敢场区、八莫场区和密支那场区。
其中帕敢场区产量最大,八莫场区次之,而最近发现的密支那场区则是最优质的,其出产的翡翠质地最好,颜色也最为鲜艳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