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翡翠酸性处理?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意思,似乎提出者很懂行一样…… 先摆结论,再来讲故事——结论就是:天然翡翠是不可能有酸腐蚀的痕迹的(有也是人工处理后的);而故事就是,我曾在某地见过用强酸浸泡去翠的“加工现场”——其实就是在水槽里用玻璃瓶装着液体,旁边用火加热…… 讲真,看到那种场景,我是非常震惊的!毕竟在大众的认知里,翡翠是高端典雅的象征,怎么会有人忍心将这样一块天然的瑰宝置于酸液之中?
于是我就上前询问,是不是真的在用化学方法处理翡翠?对方承认了,还颇为得意的跟我说:现在哪有买天然翡翠的啊,大家不都是找得到办法处理的嘛~ 嗯,后来就没人再买了,都自己做了……
所以,通过上面的故事大家可以了解到:
1、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天然翡翠是不可能被酸蚀变化的(变色的不算,那是高温熏色) ——如果真是天然A货,您大可请商家拿给您看,用刀刮、用火烧、用水泡……各种方式都能证明其是否天然。
2、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绝大多数的“翡翠”都是经过人工处理过的,即B、C货。 有无鉴定证书并不能判断其是否为纯天然,因为检测中心也有办法让鉴定证书符合要求——注胶加染色就是最常用手段之一。当然,无证书的天然翡翠也并不是没有,只是极为少见罢了。
3、真正的天然翡翠价格不菲,品质极佳的天然翡翠原石更是可遇不可求。 如果有缘得见,请给予天然A货翡翠足够的尊重。
有些商贩为了将低档次的翡翠经过处理后以次充好,提高其身价。经常采用强酸浸泡腐蚀翡翠的表面裂隙和底部,一方面去掉翡翠原有的难看的黄褐色,另一方面让强酸顺着翡翠的裂隙向内渗透,使裂隙内的脏东西和色素溶解掉。然后,将经过强酸处理的翡翠浸泡在有机蜡染中,让裂隙中的有机蜡染替代溶解掉的脏东西及色素。形成一种假象,表面上看经过处理后的翡翠变得干净透亮,其实是裂隙被有机蜡染充填而使裂隙不透光而形成而已。这种处理方法我们称之为“浸胶”处理。
采用酸性处理的翡翠在外观上虽然光亮透明,颜色也变得鲜艳。但是经强酸处理后,其内部结构受到了破坏,再经过有机蜡染浸泡后,已经变成了玻璃和树脂的混合体,使翡翠的内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使原本坚硬的翡翠变成了非常脆弱的东西,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大幅度下降,寿命也因此大大缩短。
鉴别酸性处理的翡翠主要应注意下面几点;
(1)对着强光或在高倍放大镜(10倍以上)下观察,经过酸性处理后的翡翠表面常有疏松,起毛感或有麻点,常有蛛网状裂纹、星点状黄褐色斑点(注胶后呈粉红色斑点),有透明胶体流纹充填。
(2)有粘手的感觉,用手触摸有油腻感,因为有机蜡染充填了裂隙,使表面变得光滑和油腻。
(3)测折射率和密度会低于正常翡翠宝石的折射率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