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法怎么鉴定翡翠?
水滴法的原理在于: 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宝石,其内部可能具有的裂纹(解理、断口),在单色光的透射下,通常不易看出;但若以绿光或蓝色光照射,便可显现出较长的反光带。而翡翠是一种晶质集合体,其内部结构被晶体间细微的缝隙所分割,当上述光线照射时,在各个晶体上就会产生多个反射界面,从而形成“多通道”、“慢反射”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水头”或“透明度”。所以,通过观察其“水头”长短就可以判断其透明度高低以及纯净度的好坏。
以下分别介绍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水头”的方法。 (一)肉眼鉴别法 一般消费者购买玉石制品时,往往凭肉眼即可大致分辨其质地好坏,然而这种方法对于翡翠来说却不一定适用。因为大多数翡翠成品的颜色不是单一色调的,而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如绿色、白色、灰色等颜色并存。这样就会造成视觉上的误差,使人产生某些颜色不存在的错觉。如在观察绿白相间的翡翠时,由于人的眼睛对绿色敏感,而对白色并不敏感,这样绿色就会给人一种“充满”的感觉,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部位都有绿色的,因此有些人就会误认为这些翡翠是“满色”的。 所以,在评估翡翠的透明度及“水头”时长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尽量做到客观、准确。
1.灯下观其“水” 将翡翠放在灯下一照,通过反光来判断其透明度和亮度,这也是行业内俗称的“水干不过三根指”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手指并拢能伸进三根手指的距离,那么这样的透明度是不够的。当然,这里的灯光指的是日光灯、灯泡等日常光源,如果是专门用来鉴别的强光手电筒则另当别论。
2.玻璃上照“水” 这个方法主要是检验是否有表面可见的胶感。具体做法是:将翡翠放在一张纯白的纸上,然后盖上一块玻璃(最好是用眼镜片),如果有胶感的话,就会在玻璃上看到影子。 如果你的翡翠有胶感,那么在纸上的影子就应该有明暗之分,而且阴影部分应该是弯曲的且像波浪一样,这是由于光线经过玉石内部的结晶颗粒形成的漫反射造成的。相反,如果纸上的影子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十分清晰,那么就说明这块翡 翠没有胶感或是胶感很弱。 有很多人会用“水头足”来形容一块玉的透明度好,而用“水头干”来形容其透明度差。其实,用“水分”来描述玉的透明程度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它并没有一个量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