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法怎么鉴定翡翠?

苟莲茹苟莲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水滴法的原理在于: 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宝石,其内部可能具有的裂纹(解理、断口),在单色光的透射下,通常不易看出;但若以绿光或蓝色光照射,便可显现出较长的反光带。而翡翠是一种晶质集合体,其内部结构被晶体间细微的缝隙所分割,当上述光线照射时,在各个晶体上就会产生多个反射界面,从而形成“多通道”、“慢反射”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水头”或“透明度”。所以,通过观察其“水头”长短就可以判断其透明度高低以及纯净度的好坏。

以下分别介绍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水头”的方法。 (一)肉眼鉴别法 一般消费者购买玉石制品时,往往凭肉眼即可大致分辨其质地好坏,然而这种方法对于翡翠来说却不一定适用。因为大多数翡翠成品的颜色不是单一色调的,而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如绿色、白色、灰色等颜色并存。这样就会造成视觉上的误差,使人产生某些颜色不存在的错觉。如在观察绿白相间的翡翠时,由于人的眼睛对绿色敏感,而对白色并不敏感,这样绿色就会给人一种“充满”的感觉,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部位都有绿色的,因此有些人就会误认为这些翡翠是“满色”的。 所以,在评估翡翠的透明度及“水头”时长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尽量做到客观、准确。

1.灯下观其“水” 将翡翠放在灯下一照,通过反光来判断其透明度和亮度,这也是行业内俗称的“水干不过三根指”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手指并拢能伸进三根手指的距离,那么这样的透明度是不够的。当然,这里的灯光指的是日光灯、灯泡等日常光源,如果是专门用来鉴别的强光手电筒则另当别论。

2.玻璃上照“水” 这个方法主要是检验是否有表面可见的胶感。具体做法是:将翡翠放在一张纯白的纸上,然后盖上一块玻璃(最好是用眼镜片),如果有胶感的话,就会在玻璃上看到影子。 如果你的翡翠有胶感,那么在纸上的影子就应该有明暗之分,而且阴影部分应该是弯曲的且像波浪一样,这是由于光线经过玉石内部的结晶颗粒形成的漫反射造成的。相反,如果纸上的影子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十分清晰,那么就说明这块翡 翠没有胶感或是胶感很弱。 有很多人会用“水头足”来形容一块玉的透明度好,而用“水头干”来形容其透明度差。其实,用“水分”来描述玉的透明程度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它并没有一个量化标准。

虞荣杰虞荣杰优质答主

水滴法是根据翡翠的表面光滑度、玉石的密度、翡翠内部结晶颗粒大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水滴状态及扩散速度来判断是否为翡翠,其实,水滴法用在那些比较粗糙的B货翡翠是很容易判断出来的,翡翠B货由于后期填充了树脂,水分及密度都发生改变,当用此方法测时,水滴会呈圆珠开散在表面,很不容易散开,可以判断不是玻璃种翡翠。而对那些高密度的冰种翡翠及糯化种翡翠就很难鉴别,如果新手采用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误判,而且这种方法在平常生活中也很难用到,一般鉴定翡翠真假采用专业的仪器就可以了。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用石英岩、钠长石和岫玉假冒翡翠A货的比较多,而这些仿冒品的密度与翡翠的密度接近,用肉眼和仪器测出来的折射率也接近,所以,采用玻璃种翡翠水滴法去鉴别他们很容易造成误判。鉴定翡翠A货B货C货,只要科学地掌握了正确的鉴别方法,是不难鉴别的。

市面上出售的翡翠种类繁多,价格悬殊,因此鉴别翡翠真伪,防止上当受骗,一定要注意从上述几个方面加以对照。如果觉得不放心的话,可以把翡翠拿到正规的鉴定机构去,那里能精准地得出结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