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的翡翠怎么辨别?

马怡菲马怡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染色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人工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翡翠的卖点、卖相,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现在市面上的翡翠除了部分天然形成的绿色和紫色之外,大多为经过染色的仿冒品。这些颜色过于艳丽夸张且不自然,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其中的猫腻。 染色翡翠通常有三种类型。

1.直接染料染色法(胶状染色剂法) 将染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成染料糊,涂在翡翠表面,干燥后即成为无色透明薄膜,当有光照射时,即可透过翡翠表面反射出来产生变色效果。

2.间接染料染色法(扩散染色剂法) 将染料先溶于水中,再混合到胶水中,制成染料溶液。然后把翡翠放入其中浸泡,利用高温高压的作用让染料透过翡翠表面的缝隙,渗透到内部,从而达到染色效果。

3.化学镀膜染色法 先用化学药剂在翡翠表面制得均匀密实的膜层,再将染料浸透该膜层而染色。常用的染料包括氧化铁系、氧化铜系等。

由于目前对各种染色技术的了解还不是很充分,因此对以上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辨别染色翡的特点:结构粗糙,颗粒感强;底色发白或发灰,有漂白痕;绿得过于鲜艳,不自然;分布无规律,形状多变,线条模糊不清,有的像网状,有的则像发丝状。

常见伪品

1.灌浆料仿制品 由低劣的石英岩材料用胶液粘结在一起而成,外观呈玉质感,淡黄色,半透明。由于颜色与翡翠很像,且价格比翡翠更低,因此常被用作假翡翠的代用品。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见颗粒痕迹。

2.烤色块仿制品 用塑料或玻璃纤维等材料制作而成,经过染色后近似翡翠。但颜色过于鲜亮,且分布不规则,常有裂纹。

3.次生绿泥结晶化石 以绿泥石为主要成分,经高温压力形成宝石级玉石,有类似翡翠的绿色,但光泽较暗淡,透明度较差。

平常新平常新优质答主

一:看光泽

染色翡翠的玻璃光泽往往欠晶莹,偏“死”(实际上是翡翠行业内称为“水份差”)。这是因为染色翡翠大部分原本是水份差的低档翡翠,一些还是次玉(市场上俗称B货、C货翡翠的就属此范畴),它们在染色前要经酸洗或长时间的浸渍处理,表面留有蚀痕且内部结构疏松,在染色和后续的处理中这些处理后的玉料要经较高的温度烘烤,所以染色翡翠的表面很少具有“活”的高折射率玻璃光泽,这也是染色翡翠一般显得“不好看”的主要原因。

二:看颜色

鉴别时注意观察颜色是否自然,并做适当的推理,如颜色的色调、颜色的分布、颜色和裂隙的关系等。

1、颜色不自然。常呈大片的红(黄绿)绿色,色块较均匀,与周围界限明显,绿色部分和无色或浅色部分在横截面上常呈条带状分布。

2、颜色的色调偏暗且不正。如染色翡翠的绿色偏向蓝绿(草绿),红色偏向暗红(砖红)等。

3、颜色常沿裂隙分布,且在裂隙面上富集。裂隙愈宽,颜色愈浓。

三:看透明度

染色翡翠的透明度往往不高,一般为不透明——半透明(这也是染色翡翠的水份不活的原因之一)。

四:测密度

用测金法测其密度。染色翡翠大多低于翡翠的密度,而与玛瑙、玉髓的密度相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