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档翡翠能养人吗?
首先,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一下“人养玉”的概念。 人养玉,指的是人体汗液中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如钠、钾、镁、钙等)能够渗透到玉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尽管很少,但却是维持玉石光泽度、硬度以及韧性的必要条件[1-3]。通过长期佩戴玉石,人体的油脂和汗液可以渗入玉石表面细小的缝隙之中,进而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过来,玉石对于人的作用也是如此。 所谓的“人养玉”,其实就是指玉石的“养人”效应和“养玉”效应。
事实上,不仅玉石具有“养人”的效果,一些带有颜色的宝石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常见的彩色宝石中红宝石被称为“爱情之石”,而蓝宝石则被誉为“好运之石”,如果情侣间相互赠送这些彩宝,无疑会加深两人之间的情感;绿宝石对于心脏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海蓝宝则有助于眼睛疲劳的恢复… 可见,无论是玉还是宝石,我们常说的“人养玉”“玉养人”其实都具有科学道理。至于那些传说故事,不过是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夸张形容罢了。
其实翡翠有微晶与粗晶之分,在所有玉石中,只有翡翠具有四种光学效应,它们是:翠性、絮状光、橘皮效应和“苍蝇翅”。这些特殊的光学效应,使得翡翠具有了五彩斑斓的外观和绚丽多彩的光泽变化。
翠性指的是组成硬玉矿物的柱面方向上,由于解理而形成的细微裂纹;这些细微裂纹,与翡翠的外部环境空气或水接触,就形成了能够反射光线的界面,从而形成闪光。由于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晶体有大有小,颗粒越粗的翡翠,肉眼能够看到的翠性越多。
絮状光是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晶体在受到应力作用而形成裂纹,裂纹中的水分与外界接触而具有折射光线的能力,从而形成类似棉絮的光。
“苍蝇翅”是具粗粒结构的翡翠在受到外力作用产生解理后,与外界物质接触后对光进行反射而形成的光学效应。
橘皮效应指的是由于翡翠的颜色分布不均匀,因此对光照反映出有凹凸感。
从以上翡翠的四种光学效应可以看出,只有粗晶翡翠对环境、人体的反射、折射光线的能力强,因此低档次的粗晶翡翠对人体的这种亲和性就更好,更具有养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