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翡翠的瑕疵?
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除了颜色、透明度(水头)外,还有质地和瑕疵等。 影响翡翠质量优劣的因素有:
1.基础物质——由哪种矿物组成;
2.结构——晶粒大小、排列方式;
3.颜色——均匀度、鲜艳程度;
4.透明度(水头);
5.杂质——含其他矿物多少,有无裂纹。
除上述因素外,加工精度、抛光程度也影响着成品的品质。 这些因素中,结构是决定翡翠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同一种原料,其结构不同,往往会产生性质上的明显差异。如纤维交织结构可使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颗粒镶嵌结构使材料的硬度提高,不易磨损;而半透明至不透明的晶体结构则可以使材料显得温润柔和。
在评价一块翡翠的原石或首饰时,不仅要留意它的颜色、透明度,还要仔细观察其内部的结构状态。如果一块原石已经切磨成首饰,更应仔细查看表面及凹弧面等部位,以掌握宝石的全貌。 通常,鉴定人员观察一件珠宝玉石的瑕疵情况,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是否具备天然性。即鉴定人员要确认所检的瑕疵是否是天然存在的。比如,在鉴定玉髓制品时,常会发现一些“生长纹”(也叫“纹理”),这种纹理是玉髓在形成过程中因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纹理,它是天然形成的,所以具有天然性。又如在鉴定翡翠时,有时会在翡翠的表面看到黄色调或黑色的“斑点”,这些“点”状物其实是由于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其中的一部分微量元素发生氧化作用生成的锈斑,它同样具有天然性。相反,有些“斑”不是天然的,而是后天的染色剂渗入形成的,就没有天然性了。
2.是否影响美观。对于影响美观的瑕疵,可进一步判断其严重程度。对轻微影响的,可在评估价格时适当降低标准;而对较严重的,则应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某些特别严重的瑕疵,如裂痕(裂隙),则要作出明确说明。因为在商业上,任何细微的裂痕都可以视为严重的疵点,因而必须如实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