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饕餮是什么样子?
最近有人让我讲一下翡翠的饕餮。我这个人对古书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典籍,所以这方面知识还可以。 先说结论吧! 我认为《礼记》里面的“饕餮”应该分两个来理解。一个是“饕餮”,另一个是“饕餮之纹”。这两个概念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逻辑关系。从文字学上来说,两者的差别就像“羊”和“羊肉”的关系一样。 但是人们通常就把它们合在一起用。比如《尚书·舜典》里面就有“熏鬻肇篡,帝诰征庸,北狄是膺,流沙是攘,魑魅是用,饕餮是穷”的句子,这里把“饕餮”和“魑魅”并列,显然指的就是“饕餮之纹”;而《吕氏春秋·先识》也有“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齐鼎着大鹏,有身无首……”这里的“饕餮”无疑指的是动物“饕餮”。
关于“饕餮之纹”,最著名的论述莫过于《尚书·舜典》里那句话了——“舜典曰:‘五章哉!’章者,彰也。一曰旌旗,二曰黼黻,三曰文绣,四曰烈火,五曰黼黻。谓祭服之上,皆有文章矣。’今之章服,本此五物生成。”——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古人祭祀的时候穿着的礼服上面都有图案,这些图案按照重要性来排应该是这样:第一是旗帜(这个没有异议吧),第二是有黑白条纹的衣服(黼黻),第三是有彩色花纹的衣服(文绣),第四是用火来祭祀(这个我也不懂什么意思),第五也是最有意思的,就是“五色交杂的辟邪兽纹”(黼黻)——这种纹好像现在的阴阳师或者道士在举行重要典礼时所穿的法袍。
因为“五色交杂的辟邪兽纹”最重要,所以在后来,只要是重要的服饰,都要采用这样的图样才行。比如汉代的“赤帻”,上面的图样就是“五色交舞”的獬豸;宋代官员的冠帽“幞头”,上面要加插金缕,做成“双獬豸”的样子;还有明代的“朝天冠”,这顶帽子简直就和“五色交杂的辟邪兽纹”一模一样。 所以我认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代的“饕餮”,其实就是一种犯不着细说的“图腾图形”而已。这种图形可能是最早的“商标”,也就是企业或组织的标志。它可能有着某种宗教含义,但除了象征意义以外,恐怕并不具有什么实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