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缅甸有翡翠玉?
1、因为缅甸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翡翠的地区,所以缅甸又被称为“翡翠之乡”; 2、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缅甸就可以采集到天然的绿色宝石了,那时候的人们把绿色的宝石叫做“硬绿”或者“翠玉”; 3、后来到了公元初年,缅甸开始开采玉石,并把玉石输入我国,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国的古籍中才开始出现了关于“翡翠”的记载; 4、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现在的科技已经十分发达,人们已经能够人工合成绿色晶体,也就是人造翡翠。 总之,现在世界上除了澳大利亚以外,其他各地发现的绿宝石都是源自缅甸。
什么是缅甸翡翠?
缅甸翡翠简称缅翠或缅碧,是指由缅甸出产的软玉,主要成分为钠铝硅酸镁,内含微量元素铬、锰、锌等。
根据产地不同可分为:老坑种、绿水草花、黄砂皮壳水莽料、红水石、紫罗兰以及白底青等品种。其中以老坑种最为珍贵,其颜色柔和自然,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圆润且坚硬,抛光后表面晶莹剔透,犹如玻璃那样光滑。
那么什么样的缅甸翡翠才值得买呢?
1、颜色的色域越宽越好,也就是说,颜色要正还要浓;最好没有明显的瑕疵,如果有也是轻微的瑕不掩瑜;
2、纯净度越高越好,无杂质或细微的绺裂;
3、透明度要高,在自然光下呈半透明状;
4、做工精良,造型饱满完美。
在远古时代,云南是一片浩瀚无边的大海,海底沉积了许多的岩石碎块和泥沙,几经沧桑变化,到了一亿七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受到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使古地中海褶皱隆起,云南变成高山。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许多矿物质便沿着地壳的裂隙,被岩浆带到海沙的上方。
缅甸是远古印度洋的一部,印度板块碰撞到欧亚板块时,使印度东部及东南亚都褶皱升高。在岩浆的作用下,使那些沉积于石灰岩中的岩浆岩及钠长岩发生接触变质,使那些被带到海沙上方的部分玉和其他矿物质又被带到地下更深的地层中,与硬玉岩浆再次发生作用而使一些非玉的石英岩和钠长岩玉化变成玉种,而那些没有玉化的石英岩及钠长岩就成为玉的共生矿脉,有的玉就变成混合玉。
在距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云南南部还是浩瀚大海,由于地质运动和岩浆活动,从云南高原带到海沙中的钠长岩、石英岩和硬玉岩浆再次发生作用,使一部分钠长石玉化,形成翡翠。它在比其他玉种更低的地下更深处,在高温、高压和碱性很大的岩浆环境里形成后,就在那里长期沉睡着。
大约在二百多万年以前,又一场剧烈的地壳运动把这些深埋地下的玉矿挤压得支离破碎,同时,岩浆喷涌使石灰岩变质成为大理岩。随着地质构造运动不断抬高,使云南高原和高山变成了低山和丘陵,直到一百多万年前,云南才变成了平原。
在距今七、八十万年以前的第四纪,云南的澜沧江和怒江源头已经形成,两江上游是高山峻岭,澜沧江上游为南北走向,江水顺峡奔流,把被地壳运动挤压破碎的翡翠矿脉带入江底。由于地壳运动,澜沧江改道,部分江水向东,形成现在的思茅江,向南形成现在的思茅河;部分江水向西仍向澜沧江源头,经过两江源汇合形成的大水冲刷,许多翡翠玉石顺江而下,特别是雨季、汛期,随着洪水冲到山下,其中的一部分玉石又被冲入怒江。由于澜沧江部分河段和与怒江汇合的部分河段都是南北走向,江流湍急,玉石被冲到缅甸北部新矿区和老矿区一带。因地势平缓,水流量大减,水流缓慢,玉石就沉淀堆积下来。再经过河水长期冲刷、磨蚀,有些玉石的表皮变成光亮的沙皮,有的形成胶糕,有的形成了玉卵。有些玉石被河水裹挟到江边平川沙滩和河道,甚至被冲入几十公里外的曼温底和帕冈等地。因此,在新矿区、老矿区、帕冈和曼温底都有了丰富的宝石资源。这就是为什么宝石都沉积在这些矿区的原因所在。
我们从澜沧江、怒江上游至今还可以找到些残存的翡翠玉石,说明那里是翡翠的源地,缅甸是翡翠的产地,云南是翡翠的源地,缅甸是翡翠的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