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密度能造假吗?

隆吉冲隆吉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题主,现在的造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连国家质检部门都会误判。 之前有过这样的新闻,一家珠宝鉴定机构,被顾客投诉,鉴定结果为假,随后该机构进行二次鉴定,结果却为真! 原因是,第一次鉴定时,仪器检测密度低,有可能是B货(注胶处理)或C货(染染色处理),所以判定为假。 但第二次鉴定时,由于测量出现误差,加上机器检测出来的数据与天然翡翠的数值接近,因此判定为真。 而事实上呢,这究竟是不是天然翡翠,或者说是纯天然的A货,确实很难说! 因为很多不良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就会将品质较差的天然翡翠,做成半成品后,再进行注胶处理,这样就能提高商品的卖相以及价值了。而且经过注胶处理的翡翠,光泽感会更好,重量也会变得更实一些,再加上本身翡翠的价值就高,因此很难再通过肉眼来辨别真假。

还有一种更加高端的技术,那就是人工合成翡翠。虽然这种技术尚未成熟,但已经有不法商家开始制作假料了。例如用化学制剂配成溶液,然后将绿色溶液注入玉胚中,让其自然风干后形成绿翠。因为本身就是人工制成的,所以无论颜色还是质感,都可以随心而欲。 用此技术制造的假翠,就连专业的人都不敢保证能够识破,更不用说普通消费者了。 至于题主所提到的密度问题,其实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一个指标。因为任何天然翡翠,不管质量如何,其密度都相差不大;而那些经人工处理的翡翠,由于其结构已经被破坏,所以密度会明显偏大或偏小。

总之,在购买翡翠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买到假的商品。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买大品牌、口碑好的产品,这样的产品质量有保证,也能省去不少麻烦。

牛文静牛文静优质答主

红外测试就是常说的FTIR,它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吸收光程在2500-2800cm-1处,来判断翡翠内部是否有硬玉分子的存在。但是红外测试不能通过吸收模式或者波数变化来判断翡翠是否经过注胶处理。

此外,红外光谱是通过能量很小的红外光照射翡翠,经过翡翠内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而产生吸收,再通过反射到检测仪上形成光谱。因此红外光可穿透B货翡翠表面“封闭层”而直接照射到内部的裂隙和气泡上,由于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与翡翠不一致,因此会在B货翡翠的红外光谱上显示一系列的特征,从而能将B货翡翠与A货翡翠区分开来。。B货翡翠内部的空隙可吸收凡士林和桐油等高折射率填充剂,因此在红外光谱上也具有明显的吸收。

简而言之,无论B货注胶翡翠表面如何封闭,“封闭层”都不可能达到A货翡翠的微观晶界,所以B货翡翠的内部构造在红外光谱测试中暴露无遗。

X衍射测试

X衍射测试简称XRD,通过衍射角度和衍射强度变化,可以判断翡翠内部矿物构成。主要针对一些假翡翠,比如鉴定翡翠的的主要成分,硬玉分子。

密度测试

密度是鉴定中非常常用的一个数据,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但目前对于B货翡翠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目前的注胶材料大多也是无机硅酸盐类,因此B货翡翠的密度大多与A货翡翠接近。例如质量较好的A货翡翠密度都在3.34以上;而普遍的B货翡翠的密度在3.3左右。一些低劣的B货(内部注胶严重的),密度可以达到3.25g/cm3,因此通过密度测试来检测翡翠的优劣有现实意义。

但是B货以下(非翡翠材质的仿翡翠饰品)可以通过密度鉴别出来。例如翡翠的优化处理(染色石英岩),染了绿颜色的玻璃,硅胶等等,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密度测试与翡翠分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