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有a货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刚好昨天买了两篇关于“A 货”的历史文献。一篇是民国时期的《玉石鉴别》,另一篇是1972年出的《北京玉器考证》。 先说一下答案吧!据我手里的资料来看,至少在明清时期是没有“A 货”概念的(可能题主想问的就是这个概念)。因为“A 货”的定义就是天然未经处理的翡翠。但天然未经处理的翡翠质量差别非常大,从低劣到优异几乎是完全连续变化的过程,并没有明显分界。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A 货”“B 货”……之分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本书是怎么说的。 这里先说一下,民国时期的这篇文章作者张雄,当时任北平琉璃厂广益堂的老板。他对当时古玩市场的状况还是非常了解的。文中提到的“新玉”应该指的是近代出产的翡翠。而“旧玉”则是指古代或近代出产的翡翠。 新玉与旧玉之区别…新玉色白而不透明,中有絮块;旧玉色多青绿,有透意。 这句话里的“新玉”和“旧玉”应该就是现在所说的“A 货”和“B 货”了。因为原文中的“新玉”和“旧玉”显然是指代玉器,而非水晶、玛瑙一类。 所以根据这篇文章,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清末民初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区分“A 货”和“B 物”。
2. “A 货”是指天然未处理的翡翠,而“B 货”则是经化学处理过的翡翠。
3. A 货与 B 货的区分要点在于颜色,B 货多为绿色,而 A 货则是无色或者淡绿。 下面再来说一下1972年的这本《北京玉器考证》。该书作者为北京市文物局王仁静先生。这本文献比较特殊,因为是受政治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因为此文发表时正处文革末期,所以文章在开始的时候就先强调了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制作的“典型性”。
文中对很多名词都做了特别说明,其中就提到了“A 货”的概念。
至少在文革前夕,北京玉器行里都是把人工处理过的翡翠称为“A 货”。 而人工处理的目的,在文中也写的非常清楚,就是为了改变颜色。 因为文中提到,过去有些商人把青翠色的翡翠刻成珠子,染以青色,冒充祖母绿的宝石。可见用现代的话来说,这种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都属于“B 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