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印章?
说到印章,那真是源远流长,从先秦至今,从官府到百姓都使用过印章。 简单说,印章就是通过盖章的形式来证明文书或物件的真实性、有效性。所以,印章在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古代的印章与今天的印章却大不相同。
古人在铸造印章时,会在上面铸上文字,这种有字的叫作“文印”;如果只刻不铸,将字雕刻在石头上,叫做“铭印”。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印章多指铭印。 到了汉代,由于纸代替了竹简,印章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开始向签名发展,人们开始用蘸着墨汁的毛笔在纸上写着姓氏名字,然后按上手印,这样的形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印章外,我国历史上还曾出现过泥印、蜡板印、木印等类型的印章,不过这些印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消失掉了。
1.泥印 用黏土烧制的印章。因其使用的材料特殊,不易保存,故流传至今的古代泥印实物不多。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泥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封泥,陕西出土过一批战国秦国的封泥,河南安阳出土过一批赵国封泥。 这些封泥有的盖在书信的正文之上,有的是用来密封信口的。
2.蜡板印 将蜡板压平后作为印面进行使用的印章。因材料易得,制作简单方便,流传下来的蜡板印实物较多,且年代跨度也很大,西汉中期到宋代都有。 比如新疆吐鲁番地区发掘的北魏时期(公元470年至534年)的蜡板印,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的蜡板印等等。
3.木印 采用天然树胶制成印料,用雕刻成型的木板做印体,加盖于文书或物品上的印章。因为易于造假,不太受官方重视,大多为民间私用。 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木印实物是春秋晚期的竹木印章,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 战国秦汉时期的木印也较多,多用桃枝制作印体,盖上后印面较浅,字体多为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