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的民窑有哪些?
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明代中后期江南民窑,所以稍微有点发言权。 明代晚期(成化、弘治时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瓷器业也出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工匠和瓷窑,其中很多窑口都烧制出了名贵的五彩器。这个时期的民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主,为宫廷烧造大批御用瓷器;另一类就是民窑,这些民窑分布范围广,以江南地区最为密集。 南方地区的民窑系统相对而言研究得比较充分,可以找到很多的文献资料。这里我以江南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
在明中叶以前,江南的民窑主要分布在苏州一带,以吴中的澄潭埠与王庄桥两地为代表。《苏州府志》载“吴中有澄潭埠、王庄桥二坊……旧有窑址”,可见这两地均是唐宋以来的陶瓷产区。但是到了明代,尤其是中后期,苏州的民窑开始急剧增多,分布范围也在扩大。
除了传统的澄潭埠与王庄桥外,又增加了陆慕、张浦、周庄、锦溪等地,出现了“百窑村”的局面。造成这一局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景德镇官窑制度的改变,使一些优质工匠流散到各地,他们带来了新的工艺,扩大了瓷业的生产;二是民间资本力量的崛起,以前都是官营瓷业,以供应宫廷需求为主,这个时候民间资本进入瓷器行业,开始大量烧造民用器皿。
从产品上来看这两个阶段的民窑有很大的不同。明初(永乐时期)以前的民窑多烧造青白釉器,色调风格与江西景德镇窑相似;而明中后期出现的民窑则普遍烧造五彩器,颜色艳丽,纹饰丰富且多采用镂雕、刻画等方法,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是分不开的。 这个时期的民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产地名称大多以地理实体命名,如“湖塘”“庄桥”“埠”等,这反映了当时民窑分布的广泛性和随意性。这也是与明代中后期社会变动有很大关系的。
由于明中叶以来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大量农民失去了生活来源,加入了商人的行列,使得工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也出现了“土地产权流动”的现象。这在瓷器行业中表现为窑口的频繁迁移和重新命名。这种现象直到明末清初还在继续,所以很多民窑的产地就很难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