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黄釉有收藏价值吗?
目前,国内关于黄釉的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见其研究之晚。本文拟就在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起源、发展及演变作一初步探讨。
1. 隋代 黄釉 稀见 (图片发自百度百科)
2. 唐代 黄釉 较常见 (图片发自百度百科)
3·五代十国 黄釉 少见 (图片发自百度百科)
4·宋代 黄釉 常见(图片发自百度百科)
5·元代 黄釉 常见(图片发自百度百科】
6·明代 黄釉 较多见 (图片发自百度百科)
7·清代 黄釉 最多见 但品质较差 (图片发自百度百科) 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黄釉瓷器是隋代的黄色瓷片,但器形较小,且颜色发黄发暗,缺乏明快耀眼的魅力;至唐代,出现了较为明亮的黄釉瓷器,但是胎体较薄且容易脱落;自五代开始,黄釉瓷器有了很大的进步,颜色明亮悦目并且均匀透彻;到了宋代,黄釉烧制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并且开始了官署控制下的专门生产;元明清三代,黄釉更是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和应用,但是与宋代相比色彩稍差。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的黄釉瓷器的色彩由深变浅,由暗变亮,逐步走向成熟。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历史上的黄釉瓷器虽然有着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显然与帝王的偏好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例如,宋徽宗时“御窑场用旧烧乌泥砖,为色不佳”,于是“诏令别烧生土瓦”[2],由此出现的黄釉就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采。而明代弘治年间宫中造办处制作的“甜白瓷器”,其制作技艺则受到当时宫中盛行的青花瓷器的影响,明代的黄釉瓷器在纹饰上往往带有青花瓷器的特点----五彩缤纷。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铅系釉料的毒害性,到了明末清初,人们开始寻找代替铅作为着色剂的新原料。于是,随着铁元素的加入,黄色的色调逐渐趋于稳定并逐渐发展到现在我们看到的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