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写意的是中国的什么?
中国艺术是抒情主义的,讲求以形写意、寓情于形;西方艺术是叙事为主的,重形象真实性,力求像实物那样具体、逼真,所以画得像不像很有市场。 在西方艺术中,文学和美术等造型艺术是相对独立的,各有自己的语言,可以互通互译。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与美术等是没有界限的,是浑然一体的,“书画同源”就是这个意思。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的文人就有咏物和寄情的传统了,《诗》三百首,大部分都是文人创作的情诗。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哀郢》,都是可吟可唱的抒情体例。汉代以来,文人的案头常放着书写工具,只要有感而发就能泼墨挥洒,所谓“挥毫落纸如云烟”正是这种自由抒情的写照。
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是由文人创作的文学体裁决定的。从唐代开始,诗词格律逐渐完善,词牌曲牌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为文人抒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随意点染成词句,然后按一定的声韵要求组合起来便成了脍炙人口的好诗句。元明清三代,小说戏曲很兴盛,许多文人一边感慨人生沧桑一边学司马迁写传记,一边感叹世间不平一边学着施耐庵、曹雪芹编故事,这些作品不仅情节生动感人,而且语涉双关言语俏皮,写得多了,自然表达上就带上了小说的叙事特点,即现在人们常说的“散文笔调”。
中国的绘画同样受到文人气质的影响,强调以意为之。唐代的张彦远说“意在笔墨之外”,明代的董其昌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都是指绘画要表达作者的精神世界,不能受客观物象的拘束。宋代的画家文同提倡“与可画竹,无非胸中之竹也。”元代的徐渭更是怪才,他的水墨花卉不用写生,全凭想象在纸上纵横挥洒,所谓“有时烟云忽聚散,有时山木惊奔突……”明末清初的画家渐悟到作画要如同作诗一样,有主有客,有动有静,相互映衬,才能构成和谐的意境。他们或者玩起了禅机,比如清代的八大山人题画诗说“笔墨当随时代”,石涛则提出“一画之法”,或者玩起了俗理,正如现代画家齐白石所说的那些画虾、蝉、草什么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总之是越来越追求意象的鲜明,意境的深远,而不必拘泥于形似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