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笔名晚晴是谁?
“晚晴”不是一个人的笔名,而是几个人的合称。这几个都是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们都有个相同的爱好和追求——把汉字写得美观、漂亮!所以他们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 这些人都以“晚晴”为笔名。比如,著名画家梁思成的建筑作品集《晚晴》;小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中,李伯元写道 “这书是晚晴阁主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傅东华(1893~1952年)先生,他写过不少关于儿童的作品,其中有一本题为《晚晴堂小品》;著名作家严文井(1915~2005)在《春的消息》一文中曾提到“我最喜欢的是晚晴书屋的主编……”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这些人并不全是同一时代的。 最年轻的晚晴,是一位来自浙江的书画家。他的本名叫做楼洪志,生于1949年,去世于2014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7岁开始学画,16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差点被亲戚送去香港当苦力。但是他坚持学习,最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画家和书画家。
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或是大气磅礴,或细腻典雅。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充满了灵动之气。他还善于书法,其行书飘逸婉转,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真传。 晚晴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来自于龚自珍的诗句“夕阳无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他在生活中也非常喜欢这个诗句,常常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除了这名叫晚晴的画家外,其他几个人都以“晚晴”为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师长,大名鼎鼎的书画大家刘海粟(1896-1994 年)。 刘海粟原名柱,字季芳,号海叟,江苏常州人。他是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擅长油画、国画与书法。
刘海粟年轻时到处游学,曾去法国勤工俭学,还去过俄国、德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眼界开阔,思想自由。他不但学会了法语、德语等好几门外语,而且还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式。因此当你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不要感到奇怪,因为他们就是这么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