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刻章用的玉石好吗?
这个好,是指什么? 对于收藏家而言 ,当然是越稀少越好;对于普通民众,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好与不好。
我做过几期的视频,专门讲文房用器里头的印章,在以前的视频里,我也曾提到过:古代文人用印,并不是像现今这样,为了美观和实用而刻成方形的。他们最初的印信,是龟形(包括龟背、龟腹),或者是兽形(如虎纽)。所以用石料制作印章,也是从汉唐时期流传下来的旧制——秦汉的官印,大多采用铜铸,但是有龟文;隋唐以后的印章,既有金印也有玉印…… 那么再回到这个问题中来,“书法家刻章用玉石”好不好?当然好! 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不能把它当作是一枚“书法用章”来看待。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件“文房用器”,那它就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如今评价一件器物是否好用,往往是从它是否耐用、是否易用等层面去考量。但当我们面对一件古物时,这样的标准就有点浅薄了。古人讲究“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使用一件物品(比如这枚印章)时,你的思绪能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里面。这才是它最可贵之处啊!
当我在教学生们临写篆书时,我会告诉他们,你们手中的笔,应该如同雕刻刀一样“稳、准、狠”;你们的字,要像雕刻一般具有层次感。只有当你们的思想和手势能够真正集中在手头的这件活儿上,你们的书写才能称得上是有质量的。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对“书法家刻章用玉石”的最好诠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