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没印好算错币吗?

姬春花姬春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算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从80年代发行四版币开始至今500多个防伪图案,到刚发行的数字货币,其研发成本之巨可以想象。但哪怕如此,也难免出现错误的防伪图案,这个在货币史上也是难以避免的。 从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以来,人民币上印有“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名”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这属于国家法定名称。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有一张50元的钞票,把“人民共和国”误排成了“人民共和國”。这一错误在2005年开始发行的新版人民币中得到了纠正(详见2005版50元防伪知识)。 而你说的这个100元券上的“民”字错排的情况,我也在网上找到了相应答案。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打印机的问题,因为同一台打印机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地打印,有的时候就会出错;也有可能是印刷厂的问题,因为一套印钞机出来的钞票,有时候因为纸叠得不够紧密,就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差错。

这些错误有的是很明显的,比如这个“民”字,如果是“中华人名共和国”,少掉了“民”字,那么就是错的,肯定是假币了;而有一些比较隐蔽,需要仔细甄别才行。 央行每年都要发布年报,其中会披露发行人民币的数量,通过查阅历年年报不难发现,自1948年到2016年底已经累计发行人民币7.35万余亿(包含现金和非现金金融资产)。

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全年央行共发放纸币404.03亿元,硬币63.19亿枚,按照每人平均持有2万元人民币计算,总计127.4亿人流通使用过的人民币。即使按每家每户每天平均消费3元来计算,一年下来每个人也仅花费9元钱左右的纸币和硬币。 也就是说,每个人手中至少有一张甚至多张纸币出现过“错印”等情况,只是极其微小概率才会发现自己手中的钞票“有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