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民币长什么样?
宋朝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到了元朝,因为蒙古人不喜欢用货币(因为嫌麻烦),所以让商人用盐、铁等货物交换国家控制的赋税,称为「银钞法」;明朝中后期又发行了「永宁券」和「大明宝钞」。 不过这些纸钞发行的数量都不算多,在社会上也不怎么流通。直到清朝初年,由于军费支出庞大,而朝廷又没有足够的白银及铜币,于是顺治元年(1644年)始铸铜钱,同时允许民间私铸。结果民间私炉遍地,钱荒十分严重。为增加财政收入,清廷于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钱法条例》,准许各省开采银矿、铸造银元,并将过去的银本位制改为银圆本位制度。
1873年到1875年间,广东、福建等地出现假洋钱,这些假洋钱由外国废旧银币加工磨平,重新打制而成,成色不足,重量不够。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下令全国所有银匠限期改换招牌,称做“翻砂”的,要将店名改为“打磨”,以防混同。 但清廷的这种制度性缺陷,给外商提供了方便,他们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就能将假银元出售给中国百姓从而牟利,而清政府也通过这种制度获得了一定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