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粮票有没有收藏价值?

秦润丽秦润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粮食计划经济的产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中国广泛发行了各种粮票、购粮券等凭证,尽管这些票据的印制工艺、设计风格各有不同,但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计划经济的重要见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些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民宝贵记忆的商品交易凭证逐渐退出了时代舞台。然而,近年来一些收藏爱好者却发现了它们的“价值”——原来这些早已被时光湮没的票据,竟然也是颇具收藏价值的历史文物! 从2013年起,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拍卖过多次旧粮票藏品,拍卖会场上常常出现热浪席卷、一槌千金的效果。

2015年秋拍,一枚小小的“全国通用的粮票”以18万元成交;2016年春拍,一组四枚的“布匹票”以14.4万元落锤;今年初,一枚“全国工商业专用粮票”则以77.5万元天价成交…… 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纸片”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让它们在艺术品市场中身价百倍?

专家认为,首先在于这些粮票的发行量普遍比较少。以本次上拍的“河北省流通粮票”为例,该粮票共分为两种面额,每种面额又各分五档,也就是说共计有10种面值,而每一面值的发行量又各不相同。其中,最大面额的“壹市斤”仅发行了10000份,最小的面额“伍厘”也发行了5000份——如此丰富的藏品形态给这些粮票赋予了极高的“稀缺性”。

这些粮票大多由各地地方政府统一印制发行,因此还附带了一份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明”——盖有当地发票章的“发行收据”。这更让这些粮票具有了一定的“文物”价值。 当然,粮票的“身价”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时代的烙印。 这些粮票多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如50年代的“节约”主题,60年代的“以粮为纲”,70年代的“深挖洞、广积粮”,乃至后期的“平价物资供应”等等。而这些经济方针的制定与调整无疑都对当时及以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这些粮票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经济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