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便士有价值吗?
黑便士,这个称呼是中国大陆的叫法(可能大陆和台湾省都是这样称);而在英镑纸币发行国,人们称之为英国旧钞(Old Pounds)或者古代英镑(AncientPound)。这种纸币在1971年12月前一直流通于英国及其前殖民地(包括香港、马耳他等地),后来才逐步被英镑纸币取代。 那么,这些“旧钞”究竟有什么价值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简单讲述下英国的货币体系。 英国从公元7世纪末就开始发行货币了,最初是铸币,之后逐渐发展成纸币。1694年成立英格兰银行后,建立了金本位制度,到1833年开始采用金汇兑换制,这种制度一直持续至今。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基础是黄金储备量,同时,因为货币总量受通货膨胀影响会不断贬值,所以政府必须不断增发货币以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就能看到,每当政府要增加货币发行量的时候,就必须得从海外采购黄金或从美国运金至英国,然后送到英格兰银行仓库(其位于伦敦的地下金库号称是世界最大的金库之一)进行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英国早在中世纪时就建立了银本位制度,但直到19世纪初,英国才真正建立起完全的银本位制度——此前因为铸币厂亏损严重,曾数次暂停银本位的实施。也就是说,在中世纪到19世纪这段时间里,英国的货币体系其实是混杂着金银复本位和不本位制度的复合体。当然,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产量占全球工业总产量的40%,实力最为雄厚,因此终于建立起了完全自主的银本位制度。 在银本位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铸造成本(即金属成本),二是铸币税(即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较高时,比如战争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可以自行决定多印制钞票,这时铸币税大于铸造成本,央行依然能赚钱。不过,一旦通货膨胀降低,中央银行的收益也会下降甚至为负值,此时如果还继续印发钞票,央行就会亏钱。
从195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二战和战后重建的影响,英联邦各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为填补这笔资金,各国都大量发行债券。与此同时,英国的外汇储备也在减少,到7O年代已经降至历史低点。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得不提高货币供应强度,导致通胀上升。为此,英国央行在1971年和1973年两次提高存款利率至4.5%,试图紧缩银根,遏制通货膨胀,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过大,1973年10月英国央行被迫下调基准利率至1.5%,此后又多次下调。直到1979年才再次上调利率,进入80年代后才逐步加息至正常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的存款利率是大额存单利率,而不是储蓄利率(SAVINGS RATE)。尽管二者在理论上存在差异,但实际上差别并不大,二者都是官方基准利率(BORROWING COST OF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