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藏诗锁要怎么打开?

公羊玥彤公羊玥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皇朝重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教学及推广,不仅在京城及地方各级设有“蒙古学”、“骑射房”等机构,还在皇帝及后妃居住的三海地区和圆明园内建立“上书房”和“正白旗蒙古房”等。当时入书房、蒙古房的成员被视作皇亲贵戚子弟中最幸运的人。清末著名教育家张百熙,就是少年时入“正白旗蒙古房”学习蒙、汉、满文字的。

学习的需要产生了考试。由于“上书房”、“蒙古房”教学设施齐全,环境舒适,自然考试也就要求严格了些。每次考试均在“上书房”内实施,试题拟好后,装入特制盒内,分装进上、中、下三个用金丝楠木制作的密码保险箱,然后分别将上、中、下三个箱子封存,再存放于“上书房”后侧一间专设的保险库内,库门锁上。开考之前,总教习带领老师,手持钥匙打开库门。三位老师按事先抽定的考试场号,依序分别打开三个箱子,取出试题交监考老师后就各回原位。

这里关键是在密码锁的开启上。由于密码锁的三组密码分别在三个锁筒里,每组密码由15个字组成,字的组合千奇百怪,从外观看,密码字圈与字圈之间间隙小得连头发丝也钻不进去,因此非有秘密之法是打不开的。

在旧宫监传世的手抄本上,记载了这开锁的奥秘。在三个密码字圈的间隙处,各嵌有一根钢针,在开锁时,要将细如发丝的钢针拔出来,然后再转动字圈,这样字圈之间就松动了。但要全部展开却得用特制的一种叫“藏钩”的工具,即在一根细如发丝的钢杆上固定着一个钢丝圈,将圈套在最外圈字上,再按顺序逐个转动字圈,同时向外拉钢杆,这时字圈和字圈之间的钢针就滑出,字圈和字圈也全部散开,字圈转动后露出一组组数字,再由教习按此数字开锁心。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组由数字组成的密码锁。此套工具,现珍藏于北海公园藏阴文物库。如今,宫中传世的“藏诗锁”及开启它的“藏钩”工具,在北京收藏界极为罕见。

清代皇家藏诗锁是专为历代皇室子弟的蒙学教习考诗学而定制的。这种“藏诗锁”与明清两代“藏钩”等文物收藏品一样稀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