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瓷器笔筒值钱吗?
笔筒为文房用具,出现较晚,明代中后期才大量生产。目前市场上笔筒的品种主要有木制、漆制、竹制、瓷制、玉制、紫砂等。尤其是竹刻笔筒,由于有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两个艺术高峰期,名家辈出,作品流传较多,所以艺术品市场较为活跃。而各名窑瓷制笔筒,由于当时产量不大,传世品较少,更显弥足珍贵。
近几年,笔筒在拍卖市场上的行情看涨。民国初年“珠光簃款仿明式剔红人物笔筒”成交价176万元,清乾隆“紫檀框黄花梨心雕山水诗文笔筒”成交价101.2万元,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人物笔筒”成交价69.3万元等,都有力地印证了这一事实。
木制笔筒,紫檀、黄花梨、鸡翅木、乌木等硬木为贵重品种,尤其是清中期以前制作的传世品十分珍贵。造型古朴、线条简洁、光素不雕者,或有特殊装饰,如镶紫檀、象牙、螺钿和百宝等不同材质的笔筒,是木笔筒中之佳品。
漆制笔筒以清前期制作的雕漆笔筒为主,多为红、黑、黄等色地,上有锦纹或开光图案。器身多为花口,浮雕山水、人物和花鸟图案。造型精巧、雕工细腻、漆色洁净者,是收藏的重点。
竹刻笔筒,明末清初所制为精。明末的笔筒用竹根或竹节制成,雕刻技法以浮雕形式为主。清初笔筒用上好的竹材制成,雕刻技法以深雕、高浮雕为主。明代制作多简朴,一般只在笔筒一端刻上诗文画面,多为留青法镌刻,清新淡雅。清代雕刻繁缛奢华,两面都雕有图案画面,刀法多变,构图严谨,艺术价值极高。名家刻品流传较少,收藏价值极高。
瓷质笔筒以青花笔筒为主,一般呈筒形,上下两端不宽,筒身较细;也有呈塔形的,上端直径小。明清时期各名窑均有制作,民窑笔筒较官窑笔筒更富有艺术性和个性化风格。造型古雅者,或有特殊装饰,如粉彩、五彩瓷笔筒等,是收藏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