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瓷器值钱吗?

晏通洲晏通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东汉时期创烧,晋代的瓷器在南北两朝各具风格,北朝以青瓷为主,南朝则青瓷白瓷并存。

六朝时期青瓷已大量生产。东吴时期青瓷在东汉青瓷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造型主要有盘口或喇叭口、联腹、平底或假圈足盆、浅弧腹盘以及盘口短颈罐等,器物胎体厚重,釉层簿而透明,青黄或青绿釉色光亮,玻璃质感强,并有“泪痕”流釉现象。

西晋时期造型以盘口、短颈、圆腹、平底或宽饼足罐为代表,另外还有唾壶、鸡壶、蛙盂等。胎多呈浅灰色,胎质坚硬、细密,釉层较厚、玻化程度高,青黄或青绿釉往往流成滴状。西晋晚期至东晋,青瓷开始大量使用堆塑装饰,有表现神化内容的树抱舟、鱼、猴、羊、鸡、人物等,还有表现人们狩猎、水塘、庄园风景等情景,如采桑图、贵族出行图,这时期龙虎神兽尊等冥器也有出现。釉色较深,施釉不及底,胎质较疏松、釉薄。釉面有冰裂纹,绿、青绿、青灰和褐色釉都有出现。东晋后期产品渐趋粗糙。

东晋至南朝,浙江越窑、瓯窑青瓷与江西地区青瓷都有较大发展。西晋末至南朝中期浙江青瓷成型规整,胎质坚硬、细密,瓷化程度相当高,釉色青绿、翠绿、青黄、菜绿色等都有。器物种类较以前增多,生活用器有碗、盘、钵、洗、擂(碾)钵、盏托、虎子、唾壶等;文具与娱乐品有水盂、水注、砚、烛台、熏炉、长盘口带流杯、漏斗、鸡首执壶等。其中鸡首壶在东晋至南朝墓葬中出土较多,是这一时期日常生活用器最具特色的一种。鸡首壶的造型是由西晋时的鸡头壶发展而来,东晋中期鸡首有孔可注水,南朝时演变成无孔装饰性的鸡首。从东晋到南朝,鸡首壶的腹部由瘦高变得丰满,盘口加大,鸡首增大,壶肩的系由四系至二系、直至没有系。鸡首壶的釉色由青中有褐色斑点变得青绿,瓷化程度也提高,器身也出现简练的莲花瓣等装饰纹样。

南朝晚期,青黄釉瓷器有所增多,器物制作普遍变得粗糙。北方青瓷创始于北朝的北齐,它是在当地北方青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色青绿有细小的开片,器形有罐、碗、盘等。瓷器生产始于北魏晚期的河南,以当阳峪为中心,产品有尊、杯、钵等,采用印花、剔花和彩斑装饰,绿釉居多且施釉不到底。河北临漳和曲阳一带生产的器物有罐,采用拍印和剔花装饰,釉色有黄、绿等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