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收瓷器的吗?
在如今的旧货交易中,老瓷器成为不少有识之士眼中的“香饽饽”,甚至一些收藏爱好者坦言,“现在我只收藏老瓷器和玉器。”如今收藏老瓷器者日益增多,但赝品也随之横生,其中有些赝品几可乱真,这无疑给初学者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古玩市场淘老瓷器,我们须得遵循的原则是,勿将仿品作真品;若将仿品作真品,勿将新仿作旧仿。古玩行里,一些有年头的仿品也具有收藏价值,价格也不菲。只要不是将仿品当作真品,将新仿品当作旧仿品,淘到老仿品也值。
如今仿品的水平越来越高,几可乱真,给收藏爱好者带来了无法想象的难题,但仿品毕竟不是真品,只要方法对路,真、伪瓷器还是比较好辨别的。辨别老、新瓷器有如下9个关键点:
首先,观釉面和纹路。老仿品的釉面大多光亮不足,纹路显得有些呆滞,开片纹较为细碎;新仿品的釉面十分光亮耀眼,纹路和开片纹十分生硬,“做旧”手段常常比较明显。
第二,观瓷质。老仿品瓷土中含的杂质较多,胎体显得有些粗糙,有些“翻砂”现象,铁质含量不高,有些灰白或青白色,青花瓷的发色显得有些不自然,而且色料的积淀物很少。新仿品在烧制时,所使用原料经化学提炼十分精细,瓷质非常洁白细腻,而且釉层十分透明光洁。
第三,观工艺。老仿品大多呈色自然,青花瓷用料有些发浑,大多有放射状结晶点(俗称“锡光”);新仿品的绘画呆板(即使现代名家仿绘也同样如此),青花瓷用料色泽亮丽,放射状结晶点十分明显,显得十分刻意。
第四,观底足。老仿品在制作时为了追求真品的效果,常常将底足打磨得十分光滑,在真品的基础上往往有些过犹不及;新仿品的胎土非常细腻(有些用注浆工艺灌制),底足在打磨时显得很粗率,有些铁质含量过多,有“火石红”现象。
第五,观包浆和使用痕迹。老仿品的使用痕迹有些人为“做旧”的现象,显得过于集中,而且过于杂乱,有牵强附会的感觉,包浆显得十分浅薄,包浆和使用痕迹在器物口沿处和露胎处不自然,有些后加的现象。新仿品的器物口沿处有“蜡黄”现象,而且大多打磨得十分光滑,包浆和使用痕迹十分薄弱。
第六,观内壁。老仿品在烧制时为了追求真品的效果,其内壁有些过于光洁。新仿品的瓷质十分洁白细腻,因而内壁的纹路和器物口沿处(如碟、碗)不明显,有“干涩”之感。
第七,观造型。老仿品的造型大多在真品的基础上有些比例失调现象。新仿品的“做旧”痕迹有些牵强附会,显得有些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