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字书法怎么写?
院在篆书与隶书当中,“院”字的左部是一竖弯钩。《说文》认为,其右半部分是“元”的变形(元为“上首无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元部》:“元,始也。从一,从宀。” “元”的甲骨文字形象人蜷卧之形。
金文的字形在篆文中演变为“二”和“儿”的组合体,以表示婴儿未出娘胎时呈蜷曲状,故有“元始”“根本”“开始”等义,后引申为“头、首”之意。西周金文中,“元”又演化为“上首无点”的形状;秦代小篆中则进一步简化为“上首无点”的形状了。 “元”的字形演化到隶书阶段已变得十分简洁明了,仅剩下“丿”和“丶”两笔了。但“院”字的隶变过程中却保留了“门”字形的部件,于是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院”字的隶书形体——在“元”的右下部加了一个“门”字头。 楷书承继篆、隶,将“院”字的隶变形体加以定型,使之成为今天的形体结构——“院”字左部的“元”仍保持篆隶体的形状,而右边的“门”已不再是“门”字了,而是一个“冂”(jiōng)字框。
“门”字作为偏旁,在汉字部首中称“门部”,简作“门”或“冂”,它常加在左边的单字头上构成复合偏旁的构字单位。如“图”、“国”、“冈”等等都是。这个“门”旁,实际是从“户”旁的衍变而来。《说文》中的“‘户’,屏也。象形。”段注:“‘门’从‘户’省,象形当以‘户’为本字”;“因下言‘门’者必以‘户’言之,‘户’即‘门’,遂互借不用本字矣’”。
可见,我们平常所用的“门”字其实是“戸”字的省略形式呢!因此,当我们看到带有“门”字旁的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左边是否是一个没有点画的“元”字哦~否则很容易将它认成别的字啦~ 比如下面这个就非“院”莫属哟~~ ——————分割线—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关于“院”的各种字体写法以及含义。
1.篆书大篆小篆两种篆书的“院”字书写方式如下: 大篆的“院” 这一种是由西周的铜器铭文演变而来的,是战国时代齐国的文字,也称“齐篆”。 小篆的“院” 小篆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由秦国丞相李斯负责,在战国文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因为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政策,所以全国的文字都按照小篆来书写,称为“秦篆”。
2.隶书 汉碑的“院” 东晋至隋代的隶书叫“今隶”,也叫“八分隶”,用笔和结字都比汉代隶书有较大的变化。唐代的颜真卿,明代的祝允明、徐渭对这种笔法都有发展。清代书法家翁方纲、邓石如、康有为更把这种笔法发展到了极致。 这种碑刻上的隶书字体也被称为汉碑隶书,特点是横画粗、竖画细,左右舒展。
3.草书 章草的“院” 章草在汉代初年流行,是在隶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章草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了隶书的一些特征,并且有较多的波磔。 行草的“院” 行草书是介于草书和行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4.楷书 唐楷的“院” 所谓唐楷指的是中国的唐朝时期诞生的规范字体,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正体字的基础。一般人们所说的楷书主要是指“颜体”及“欧体”,其中又以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最为有名。
5.行书 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这是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的作品,也是他流传下来的唯一一件真迹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帖线条遒健,行气通畅,是行书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赵孟頫的《洛神赋十三行》又称《黄庭经》,属于小楷书法作品,其书用笔精妙,风姿秀逸,法度严谨,是元代书法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