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脱沙什么意思?
“脱沙”是原石毛料行业中的专业术语,指在原石表面的风化壳受到外力作用(如暴雨冲刷、河水冲击等)或内部应力作用(爆裂)而脱落,使得原来被包裹的玉肉(即翡翠的原石晶体部分)显露出来,称之为“脱沙”。 一般情况下,一块原料先经过“脱沙”,然后才能进行切割和打磨。 “脱沙”的程度取决于原石的品种、开采的方式以及后期的加工处理方式等因素。
例如,在河床里发现的原石一般都会带一层砂,这层砂就是由于长期冲积而形成的;又如缅甸雾露河的原石,由于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氧化铁膜,所以看起来就像披着红纱似的,称为“披红”或“红雾”。这些因为风化现象而使玉石表层的沙剥落的情况,皆属于自然现象,不影响其品质。 但是有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利会用硫酸之类的化学物品涂在玉石表面,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使其表面形成类似“脱沙”的效果,这类经过人工处理后的“脱沙”效果就不是自然过程了,对玉石的品质有一定危害。在购买原生矿原生玉材的时候,就要仔细观察是否有“脱沙”现象,以免买到经过处理的材料。
对于经过“脱沙”的原石,要仔细查看“脱沙”程度,以及是否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脱沙”的现象。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翡翠“脱沙”程度越轻微越好。 对于中低端的翡翠产品来说,由于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脱沙”可能并不明显;而对于中高端的产品来说,为了追求更佳的效果,可能会选择更细腻优质的原料,那么“脱沙”就会比较明显。因此是否“脱沙”以及“脱沙”的程度,也是评判一件翡翠成品价值的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