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观音分几种?
谢邀 首先,我们从历史来认识一下观音形象的发展演变过程——观音,梵文Ajita,又名阿耆尼、阿婆尼,旧称“观世音”、“观自在”等,是佛教中慈悲善良的代表。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载,观世音在过去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因为大乘佛教重视观想,《楞严经》也有“即时如来开大道”的说法,所以佛教徒修习观音法门时多半以观想为入门。而唐代以前,人们所见观音像是侧身像(如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卢舍那佛)或者正面坐像(如甘肃酒泉文殊山寺遗址出土的北宋砖雕观音像),都是“半裸上半身”的形象。
到了宋代,由于受儒学影响,佛教造像开始趋于“人性化”——这从宋徽宗的“瘦金书”风格中得到印证,他亲自设计的菩萨像,例如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和广元市千佛崖摩崖石刻中的释迦摩尼像,不仅体态丰腴,而且穿着“襦裙”,颇有后世“妇女形象”。 不过,这样的“女性化”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变得过于明显和夸张了,我们可以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内发现的明代玉器中看到玉观音的“束发”“披帛”造型(如上图),也可以看到清代乾隆皇帝钦定制作的“洋彩胭脂红地轧道刻花纹观音大士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藏品),此尊观音身着“古装戏服”,头梳簪花,颇似戏曲中的“旦角”。 至于您问的“冰种阳绿满色正桩观音”……我查了一下,所谓“正桩”貌似是指玉观音的底座是否平整,与颜色、质地无关吧?毕竟,如果底部的材料不是“肉”部分,怎么保证立起来的“稳固”呢?! 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