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跟玉哪个更好?
“黄金有价,玉无价”,说的正是玉石,尤其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玉石——翡翠,其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 这是因为评价一块翡翠的好坏,除了颜色、净度等参数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种”。 “种”指的就是翡翠的质地,这个质地不是说水分含量多少的问题,而是说其中的晶体颗粒的大小和形态,以及这些晶体排列的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翡翠的种会有以下描述:
1.老种(或称老坑):结构细腻,透明度较好,多呈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抛光后可以保持很久,不易磨损;
2.老种加鲜艳的颜色:因为色浓且鲜,故有“红翡绿翠”之称,这种品质的可遇而不可求,属于顶级品种了;
3.新种(或称新坑矿):透明度较差,常有云雾状、丝条状、团块状的棉絮出现;
4.新种加鲜艳的颜色:因红色和绿色部位被大量的绵所遮掩,因此这类翡翠往往价格不高;
5.新种灰底色:底色一般为淡黄色或者白色,带有灰色的调子,没有鲜明颜色的衬托,显得较为平庸普通。 但无论是哪种种的翡翠,只要是天然形成的,必然包含一定的内含物,也就是包体,这些包体内在形状、大小不一,在特定光源的照射下,常常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鉴定翡翠的时候常会用到一种特别的仪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辅助判定翡翠的“种”,这就是折射仪。 通过转动翡翠,若在特定角度可见到一条亮线,再用手指轻轻敲击,可发出金属的脆响,则说明该件翡翠的“种”较好,反之则较差。
当然,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利用折射仪来鉴定“种”的方法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另外,有些人工处理的翡翠也会在此过程中出现这条亮线,所以也不能全信。 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种影响“种”的因素就是腐蚀。虽然天然翡翠大多经过几千公里的运移才到达我们的手上,但这个过程并不会对其产生多大改变。但如果不幸遇到了酸洗的假翡翠,那结果可就不同了。 用强酸浸泡清洗后再注入其他物质代替原来的杂质,这样的处理能够极大提升此类翡翠的“种”感,使其接近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