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水色怎么分?
首先,我们从狭义上定义一下“种”的概念——它指的是矿物晶体颗粒的粗细程度。 我们所看到的玉石,其实是由硬玉(又名翡翠)矿物结晶而成的。当它们形成后,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细腻度(种) : 玻璃种 冰种 糯种
种是评估玉石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我们常说的“种好”,一般就是指结构的细腻程度高,也就是肉眼看起来,颗粒感不强,晶粒模糊难辨。而所谓的“种差”,则是结构粗糙,明显可见晶粒轮廓。 在自然光下,拿不同的玉石相互对比观察,是可以很容易判断出“种”的区别的。
不过,当夜场灯打开后,由于光源特性的改变,不同玉石的“种”之间,会变得不那么容易区分了。比如下面这张图片中,虽然左边的冰种手镯结构比右边的糯种手镯要显得更细一些,但是光线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不仔细甄别,是很难看出二者在种上的区别的。 所以,在评价一件玉石饰品时,除了要考虑颜色的因素外,还要看结构,即要观察其种的粗细程度。 对于同一个玉石品种而言,一般来说,结构越细,种就越好;反之,则种就差。 但是,这仅仅是通常情况下的判断标准,并不是绝对值。比如在相同的光源环境下,有些质地细腻的翡翠可能显种老,但实际上却只是由于结构紧密的缘故,实质上的种并不能算很好; 而有一些看上去“种嫩”的翡翠,实际上却是难得一见的上乘之品,价格往往也十分昂贵。这就是因为“种”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