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石头会产出翡翠?
首先,不是每种宝石都叫“玉”。 能叫做“玉”的,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第一是矿物学上的定义:“玉”是指硬度在5.5-6.5之间(相当于莫氏硬度表中的3至4级),且表面光滑细腻的硅质岩石;
第二是行业内的定义:行业公认的“玉”的定义仅指软玉(Nephrite),为钙镁硅酸盐晶体,主要成份为透闪石、阳起石等矿物。 但事实上,作为广义的玉石概念,除了上述两种条件之外,还应该包括颜色、产地等多种因素。 所以,我们日常所说的“玉”——或者更确切地说——“广义的玉”——其实是非常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诸多不同性质和来源的矿石。 比如,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的“和田玉”,主要组成矿物是透闪石。它不仅是软玉的代表,而且也是所有玉中最有名、最珍贵的一个种类。
产自青海地区的“青白玉”,亦或简称“青玉”,则主要由透闪石的同分异构体阳起石组成。 而来自云南瑞丽地区著名的“老坑玻璃种”,以及江苏苏州、扬州等地所产的“硬玉”(即缅甸翡翠),之所以透明度好,近乎玻璃,正是因为内含物主要为钠铬辉石(Na2O·Cr2O3)。
像这类内含物含有绿色铬铁矿结晶体的翡翠,行内称为“绿蛋”或“翠蛋”。不过,这种“绿”“翠”往往只占整个翡翠内部的极小一部分,大部分的结构仍属于“干青种”“湿青种”之类。 如果将翡翠的颜色范围进一步放宽,那么除了上述几种常见颜色之外,还包括了黑色、无色、灰色等。其中黑灰色的墨翠,因内部含铬量更高,所以色调基本类似于黑曜石。
当然,这些只是各种玉及广义的玉的基本概念。要了解得更详细,大家可以去看我的视频专栏《系统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