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何称中国?

莫言妙莫言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之名,最早见于《书·禹贡》:“五服九州,邦国九州,侯邦三百,夏商周之世,诸侯国数目大概如此。 到战国时代,列国争霸,中原地区的一些国家先后灭亡了其它一些国家,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期,秦灭楚、灭韩、灭赵,统一了中原,建立了郡县制,“中国”的地理概念开始变成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在战国时代的各家辞典里,“中国”指的就是天子直辖+中原诸国的统称。 秦末乱世,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公元前206年刘邦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封地沛县封给了儿子刘肥(也就是齐王)。为什么要把封地交给儿子呢?根据汉初的推恩令原则,封地的所有诸侯王的儿子都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封地,也就是他们都会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于是乎,刘肥就拥有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其本名刘肥,另一个则是封地在今天的山东省内的齐王。

汉武帝时期,为了与匈奴开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这个时候汉朝的财政困难,就开始想办法从王室开支入手。既然要减少开支,那么就势必削弱地方实力,尤其是中央集权化程度很高的汉朝。汉武帝开始考虑如何处置那些拥有自己独立封地的诸侯王。一个办法是让他们把封地交出来由朝廷收回,另作他用;另一个办法是将他们的封地分割成若干部分,让他们的子孙分别去继承。显然第一个办法更加彻底,但是这样做有损皇家尊严,因为分出去的地皮再收回来就成了臣子送给皇上的礼物了;第二个办法虽然留下了一点面子,但是却增加了许多繁琐手续——最终的结果是诸侯王的权力遭到削弱,汉朝政府却因此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来源。

西汉武帝以后,王国问题一直在汉朝政坛上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每当皇权受到挑战的时候,王权就被剥夺一点;每当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候,王权就又会被削弱一次。汉唐之时,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往往被汉唐皇帝称为“汉地王”或“大唐天子”,表明他们承认这些部落对其所属领土的所有权。

到了明朝,鞑靼等蒙古部落又兴起了。明太祖朱棣即位后,为了显示和蒙元不同的身份,就自称“中国”,并且明确规定藩属国进贡时,必须使用“中华待诏”的称谓。 清军入关后,沿用了明代的朝贡体系。乾隆时,由于缅甸国王的使者来到北京,自认藩属国地位,并说“我主前年征讨番夷老挝,老撾国进表称臣”;加之此前越南国王也是自称“臣越南国”(参见《南越野史》)。所以清政府认为这些地方都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于是自己也以“中国”自称起来了(当然,对中原地区的汉人统治区,清廷还是坚持称自己为“大清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