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中国书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汉字演变发展史。 先有文字,而后有书法。这个“字”是甲骨文、金文这样的象形文字或称古文;这个“书”就是隶书、楷书这样的硬笔书写体系。
在商朝,我们就已经有了完整的文字体系(商承甲骨文、金文,周承甲骨文、金文而创大篆),并且这些文字的笔划与现在的汉字几乎完全一致。 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小篆作为官方认可的字体流传后世。
汉代出现了草书和隶书。汉隶雄浑古拙,汉草方折多姿。二者一起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对象。特别是汉末乱世,战乱之中,文人学士们开始用草书代替隶书抄录文件。因为效率高,所以草书从此大行其道。
东汉末年,章草流行,章草是草书中最早定型的字体,字型介于草书和隶书之间;之后,章草流传千年的余脉——今草出现并逐渐取代章草;最后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草书。 汉魏六朝时,行书也出现了。一开始行书是书家们应酬之作,不登大雅之堂。到了唐初,颜真卿、欧阳询等人将行书带上新高度。
唐代中后期,柳公权、王羲之又推动了行书的盛行;直至宋元明清,行书一直是书家们钟爱的品种之一。 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把读书写字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文字书写方面一直都很讲究。除了上述五大字体外,还有俗体、碑刻等字体。
另外,宋朝时的活字印刷术使得书籍大量印制发行,这影响了手写字体的发展。元代以来,手写字体开始向民间普及。现在大家能看到元朝的《玄奘大师西游记》和明代《庄子疏》的手写本真迹可以一窥一斑。 上面说的都是汉字字形方面的演变。至于书法艺术其他方面,如用笔、结字、章法等等,那又是一篇大文章。这里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