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哪些制造水烟袋厂?
“水烟”,也称"水烟筒”、 “水烟壶”或“锡包”。吸烟方法是将烟叶置于锡箔纸中点燃,让烟气在空气中自然扩散,供人吸入 。 清道光年间已有出现,一般用竹木制作,外形像现在抽的香烟,通体长约10~12厘米,前端有喷嘴,可自由转动,以利控制烟量;下部有烟管与锡箔纸相连,通过烟管把烟吹入烟袋(即上部的空腔),以便吸食。
到民国时,由于卷烟的大量涌现和香烟价格的下滑,水烟逐渐退出市场,成为老派文人笔下的追忆之物了。 不过,在民国时期,水烟可是风靡一时过。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是它的拥趸。就连一些文人也对之颇为青睐。
那么,这样的盛况是怎样出现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吕祖谦。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大家,更是温州府乐清县(今属浙江)人,与朱熹齐名,人称“小孔子”。
据说他特别善于写作,每写文章,都不需草稿,一气呵成。但他有个怪癖:只准自己写,不准别人看,更不准他人偷窥,如果有人不慎窥见了他的文章,就会被罚做苦力。
既然他的文章写得好,且又不准他人查看,那他的书稿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说来有趣,这是因为吕祖谦有个特殊爱好—吸“水烟”。而他又在吸“水烟”时,往往能够思如泉涌,笔走龙蛇。于是,他的书房就成了“水烟坊”。只要有客人来拜访,他就边聊边吸,等到客人都走了,他再把刚才聊到的内容写入书中。所以,他的每一篇著作都堪称“独门绝技”!
如此神奇的“水烟”,你想不想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