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榉木香几?
清代榉木香几?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这个香几说起,话说当年文征明有个弟子,叫王绂,这人在仁宗朝曾当过翰林待诏,为人刚直不阿,因不善迎合,被人排挤,便辞官回乡了。有一次,他在家里织毛衣,忽然接到通知,说让他带几个孩子去参加科举考试。他懒得去,又不好不答应,只好在家凑了几个字,叫“竹部草堂集子”,叫儿子王庆元誊写后送去。由于他得罪了当时的权贵,所以这个集子就没能送上去。后来,在文征明的一再要求下,朝廷才下旨,破格让王茀的五个孩子参加科考,这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竹部五子”。
不过王绂虽然脾气执拗,但人品却是极佳,他回乡后,无意中发现,离自家不远的地方,有小河一段是浑浊的,另一段却是清澈见底的,他就挖开河岸,找到清水复又流成的源头,发现源头有一棵大榉树,树上有一鸟巢,里面还有七八个小鸟,巢口有一个松鼠在探看。他大为惊叹:“天地之间,至精所凝结,竟如此奇特!”于是便写下了一首《看松巢》诗:“拔树无禽雀,栖禽有六儿。中枝为口舍,上下为炉石。一隔黄河水,双栖明月枝。”
这里所说的“松巢”其实是个鹤巢,此鹤叫做“赤翮麟毛”,是道家所说的“神鹤”。而这个鹤巢就是灵芝了,之所以没长在山上,而长在了人间,主要是因为这里原先有个读书人,名叫刘公济,家里很穷,每天只能食糠咽菜,穷到连买纸的钱都没有,只好在郊区的杂草丛生中,搭了个草棚读书。有一年夏天,天降大雨,他躲在一个大树的下面,不料暴雨将草棚冲塌了,恰巧砸在那棵大树的枝上,致使树枝折断了。而正是这一株被折断的树枝,滋养了灵芝,于是鹤巢便筑在了这里。
刘公济穷的连米汤都喝不上,哪里会舍得将这株灵芝卖掉,但又不忍心看着它枯死,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将灵芝栽在了自己门口的一块地上,经常殷勤照顾。说来也怪,自打这块灵芝被栽下去之后,不出半个月,便吐出了绿茸茸的芽,长到一二尺高时,下面像竹笋一样,上面开始结灵芝了。由于灵芝长得过快,不到两年光景,便长成了筷子般粗。
正当灵芝长势旺盛之际,一天晚上,刘公济家里进了贼,小偷偷走了他的衣裳,还踩断了那株灵芝。刘公济又伤心,又生气,也没追去,只在那树墩前磕了几个头,说:“你跟着我受苦受难,如今又被贼人所害,我也不能看着你活活糟蹋死,要不你随我赴皇殿吧!”说着,他便将那树墩抱起来,直奔皇殿而去。
在途中,那树墩竟然开口说话了:“您把我抱到那里去,是要让我去当灵芝吗?若是这样,我若去了,便会枯死。我想,我还是做个木桶吧!”刘公济一想也对,便回去了。
第二天,刘公济特制了一个木桶,那灵芝便长成一支很大的扁担形状的,上面是灵芝的茎,下面则是灵芝的足,茎与足之间的边缘还长有无毛的青苔。刘公济每天都要用这颗灵芝扁担挑水喝,从井里提出一桶水后,将这柴扁担挂在桶沿上,两手提着两只提耳,一边喝水,一边往前走,那桶便跟着他的步伐,“嘭嘭”地响。走到门口时,水就不够喝了,他便对着桶哼唱道:“桶,桶,你这没嘴葫芦桶!为何饮水不抬头?照镜子也不开口,偏要走,不走——就走!”那桶就“嘭嘭”地响起来,“不走,不走——就走!”
“哎,就别走了!回来!回来!……”
这个故事记载在清代文秉的《皇朝典纲》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