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书法作品在哪?
在米芾传世的书法中,草书极少,较为可信的墨迹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中秋诗帖》、《彦和帖》、《王略帖跋赞》等。其中大草自作诗《中秋诗帖》,是米芾的巅峰之作,与唐代草书家相比,毫不逊色。
《中秋诗帖》是为“中秋登海岱楼作”和“又海岱楼玩月”两首七言诗,前诗末款署“二十有二年别来中秋”,乃米芾晚年的作品(米芾四十六岁时曾签书沧州,有二十多年之别,故有此语。《襄阳米芾墓志铭》有“宣和二年,岁在壬寅(即公元1122年)七月望癸西晦,公以疾终于无为郡之第”,由此可知《中秋》帖当作于1121年),诗后有宋高宗、王厚之等八人跋。此帖用笔纵横挥洒,灵动飞动,圆转遒劲,气脉流畅,一气呵成。
明代张怀溪《真赏斋帖赋诗》称:“铁崖(杨维桢)有言:米痴生平不满百,有才唯许李白敌。秋高月白海岱楼,八法散圣一痴仙。人间神物不轻出,此言宛与神物匹。”此帖现藏日本东京中村不折氏京都藤井齐成会。
《张季明帖》和《李太师帖》在日本天理图书馆,大字《彦和帖》在辽宁省博物馆。米芾传世的墨迹中还有许多自称行书中“集古字”的作品,风格多样,在运笔上以侧风为主,点画“沉着痛快”,用方笔,字体奇险。如《苕溪诗卷》、《蜀素帖》、《虹县诗卷》、《临沂使君帖》等,都是米芾中年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