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鼻烟壶有内画么?

隗家雨隗家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工艺品制作技艺的高古绝伦,使得清朝的工艺美术不仅继承了古代工艺美术遗产,而且又有了新的发展。清代的鼻烟壶就是典型代表,它从宫廷的特制特赏之物到成为老百姓可以享受的“大雅之堂”的商品,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工艺品,进而传播到国外,成为中国文化的宣传品和交流使节。清代的鼻烟壶可谓空前绝后,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尤其是内画鼻烟壶的出现,更充分显示了画工的睿智与巧思。

内画鼻烟壶是一种特有的艺术品种。它的工艺,就是以特制的钩笔,伸入口径不足1厘米的鼻烟壶内作画,或勾或染,使鼻烟壶的内壁现出图案,这种画法,有“微书”、“反书”的特点,俗称“鬼斧神功”,实则源于画工“内画”技法的娴熟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收藏家视为珍品。

清代内画的工艺源于外画的工艺,尤其是透明料器的外画的制作工艺,因为清代以料器为材质的鼻烟壶占鼻烟壶制作的主流,而透明料器鼻烟壶的制作工艺,当时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备。透明料器外画的制作工艺,是工匠先把料模在高温下软化,之后借助工具制作鼻烟壶的半成品,待鼻烟壶制作成型,再对壶体进行研磨,直到把壶体的外壁研磨光滑透亮。而内画鼻烟壶的制作也是先把料模软化后,通过工具使鼻烟壶内壁成型,但内壁是粗糙的。制作者在光滑的外壁上画好图样之后,再打磨内壁,使其露出光滑的内壁,然后将墨色或者其他颜色蘸染在笔端,伸入鼻烟壶内壁作画。鼻烟壶制作的磨活工艺决定了内画鼻烟壶的制作工艺,二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但制作内画的工艺技巧要比外画更加的高超和复杂。

清代制作内画鼻烟壶的历史,应该从道光年间说起,道光年间的内画鼻烟壶,题材以山水楼阁、文字诗词为主,瓶内画景物,瓶外雕刻诗句文文,或瓶内绘景,瓶外刻字。

光绪年间的内画鼻烟壶,从内画的题材内容上看,除山水、字画,博古、佛祖罗汉以外,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清代内画鼻烟壶的产生和制作工艺的日渐成熟,造就了一批技艺精湛、名扬四海的画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京派”的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三大内画画家”。在当时周乐元的鼻烟壶作品已经卖到了50--60两银子,这在当时是相当高和昂贵的。清代的内画鼻烟壶历经道光、同治、光绪、宣统百多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制作大师,其内画的题材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内画这种特殊技巧的运用,标志着清代鼻烟壶制作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