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同治三年是哪一年?
同治,是清代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的独子,于1861年继位,时年只有6岁,在慈禧的懿旨下,由八大臣辅政。十个月后,爆发辛酉政变,“二王三傅”除肃顺被赐死后,其余六人均被罢免,从此两宫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同治帝本人于17岁御极亲政,翌年8月病死,终年19岁。
同治三年为公元1864年。
同治三年主要大事记事
1、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病死天京(南京,今江苏南京市)。
2、洪秀全幼子洪天贵福立为皇帝。洪秀全族弟洪仁玕摄理军政。李秀成等率部固守天京,与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
3、捻军张宗禹、任化邦、苗天尺部攻克安徽蒙城,扩大了豫、皖根据地。夏间,张、任部北渡淮河,攻克颖州(今安徽阜阳)等地;苗部攻克涡阳等地,不久亦北渡淮河,与张、任部会合称“大队”,控制了颖州、蒙城、寿州(今安徽寿县)、亳州等地。
4、陕甘回民起义军白彦虎部攻占西宁(今青海西宁市)。
5、在英国支持下,薛仁斌、周达武在台湾起事(见刘永福起义军)。薛、周兵败后,刘永福率余部据守台南后山,抗击清军、镇压了薛、周的残部。
6、总税务司罗伯特·赫德制定了《中国内河行轮章程》,规定外轮可驶入香港、广州(今广东广州市)、厦门、汉口、重庆、镇江等7处通商口岸之间的内河(《天津条约》规定外国轮船可驶入以上7处通商口岸)。1865年,法国公使要求清政府批准《中国内河行轮章程》,奕等未允。
7、英国强迫西藏地方政府与其代表格鲁布订立了《英藏十六条贸易章程》(即《普尔第条约》),从而破坏了中国西藏地方和英国的“部落式贸易”。(见中英普尔第条约)
8、法国强迫越南的土州(今越南西北的巴知)、文州(今越南的沙巴)地方官与其代表德理高签订了《土文两州法越商约》(即《土龙木条约》),强迫越南土、文两州“自今与法国通商并任法人在该处随意置产,且于该州东北边近万景屯(今越南北部万景)一带之山中割与法民开采矿产”。
9、10月,英国强迫缅甸签订了《英缅通商条约》(即丹给辛条约)。条约规定:缅甸向英国纳贡和进献;开放彬牙、阿瓦、勃固为商埠;缅方的关税和领事裁判权问题在本条约签订后的12个月内再行商议。后经交涉,缅方不得不承认英国在通商、关税等方面的侵略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