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期有玻璃釉瓷器?
唐代在釉料中加入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烧制成了绿釉、黄釉、黑釉等具有玻璃釉效果的瓷器。虽然唐代的绿釉色调仍比较单一,但经过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发展逐渐成熟,在元代烧制成了著名的孔雀绿釉,其釉色鲜艳饱满,且具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后经明清两代发展,最终成为清代颜色釉中非常重要的品种。
钧窑的铜红釉是利用铜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发红的原理烧成,是一种具有青瓷特征的高温铜红釉。然而由于铜在高温釉中对气氛极为敏感,只有在相当严格的还原气氛中铜红釉才能烧制成功,因此钧瓷虽然开创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境界,但在宋元时期一直独树一帜,历代窑口虽多有仿制,但成功者却实难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