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精体当代书法家有哪些?
我可能算不上最合格的爱好者,但好歹也称得上半个专业人士。 先说一下我的结论,以胖瘦论一个书法家的标准是没有道理的!!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王羲之的《兰亭序》,认为其纤弱;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认为其肥厚;再看苏东坡的行楷书,则又认为是瘦劲……如此论下去,永无穷尽。 所以,以胖瘦来点评一位书法家,是极其狭隘且无意义的。
但如果我们抛开“瘦”这个字,谈一谈“瘦金体”,那就很有意思了——它确实是宋徽宗赵佶所创,且流传有物。而且由于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千字文》,字数较多,创作时不易草率,所以笔画较之楷书而言更加精致。再加之上边所说的“现代人的眼光”,很容易给人一种“瘦劲”的感觉。 但如果论及“骨力”、“气势”这些元素,《千字文》又似乎远逊于欧体的《九成宫碑》。所以,说“瘦金体”是一种风格,而不是一种书体,可能更恰当一些。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宋代之后,虽有不少文人书法家喜爱此书体,但真正能写出几分神似的,却不多见(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算是一个例外)。直到近代,我们能见到许多“瘦金体”的字迹。比如民国时期的题词、碑刻等等,甚至到了如今,一些商家的牌匾上也能看到这种字体的身影。
究其原因,无非是这种字体易书写,且能较好地满足视觉美感与实用性的平衡。 至于题主所提出的问题,也许可以这样理解:现在有许多书法家,其作品看上去很“肥”,但是写字的时候用的笔却是“细”笔。是不是有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呢? 这就是我上面所说到的,把不同书家、书体的特点硬生生拉到一起比较,所产生的“怪异”感觉。一旦我们把“笔锋”的概念引入其中,一切就变得清晰多了——“笔锋”有宽窄,所以毛笔本身的粗细与笔锋的宽窄并不矛盾。而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笔锋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笔毫铺开的宽度。于是,当一笔墨水洒在纸上,我们就会误认为那是用一根“粗”笔写的。其实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