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为什么很难吃到糖?
谢邀! 民国时,由于连年战乱,加上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和货币贬值现象(1935年法币发行券数超过原发行总额的27倍),民生困难,食粮紧缺且价格飞涨。在“废两改元”后,银本位制瓦解,国民政府无力掌控通货膨胀势头,法币发行量如脱缰之马,到抗战前夕已无法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食糖等奢侈品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另外,据《民国二十年山西粮食产量统计》记载,20世纪30年代山西省的粮食总产量为844673吨,平均每年约为42233.65吨,而同时期的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四省的粮食产量分别为884995吨、799698吨、798596吨和756487吨,均超过山西一省。可见当时中国的粮食产量分布极不均衡。
此外还有天灾人祸造成粮食减产。1937年至1941年间连续五年的旱灾,使陕西、甘肃两省损失粮食约12亿公斤;河南省因旱、蝗灾害,1940年至1941年的两年间共有三百余县受灾,共损失粮食8885万公斤…… 这么多的粮食,究竟被谁吃了呢? 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1937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8%左右,到1948年这一数字仅增加了2个百分点,说明这十年间农村人口仍占绝对多数。那么农村的人口到底都吃了什么呢? 据宋平著文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在华北等地出现了由汉奸组织和控制的“统销公司”“联合采购局”以及“农产消费株式会社”等机构。他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再倒手卖给官商,从中牟取暴利。这些组织还将洋灰、铁钉等物资掺和在粮食中一起销售给八路军根据地,从中限制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如此沉重的粮食负担压得广大农村喘不过气来。 这种情况下,糖作为一种奢侈品,其价格上涨自然是常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