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挑光的翡翠?
挑不挑光不是行业规定的术语,也没有这个规范。 所谓的“挑光”和“不挑光”应该是指抛光程度来说的。 通常来说,玻璃种、冰种等透明度较好的翡翠原材料,如果取件时不想把内部的纹路或杂质暴露出来,就会选择轻度抛光,这样的成品就不挑光; 如果原料本身的结构比较松散或者杂质较多,为了把瑕疵掩盖,一般会重度抛光,成品会明显反光(也就是所谓“亮光”)。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挑光”和“不挑光”其实是针对抛光程度的2个概念。
不过,目前行内普遍把“挑光”理解为“酸洗”。 这其实是一个歧意。 因为有的朋友会把“酸洗”误解为用醋酸浸泡玉石,然后用清水冲洗的方法来除锈(或者说祛除玉里的铁质,以获得白色透明的效果)。 其实,真正的“酸洗”是使用盐酸和硝酸混合溶液浸泡,这种方法获得的翡翠半成品,表面会腐蚀出浅浅的凹槽,看起来像是磨损,实际上是酸液溶解了玉石表面的蜡层和部分矿物结晶而形成的。
虽然经过“酸洗”的翡翠往往更为通透洁白,但“酸洗”有一个不可调和的难题:一旦玉器受酸液侵蚀,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即使再风干处理,也会留下痕迹,影响质量。所以这种工艺现在已经被淘汰。 现在行业内所说的“酸洗”,特指用硫酸浸泡玉石,然后在高压锅内高温蒸煮,让硫酸溶液均匀渗过玉石表层,以达到去除杂质、提高透明度和色泽的效果。 用硫酸做原料清洗,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处理方法,不仅使翡翠材料的质地受到损坏,而且会产生色带,严重影响成品的品质。在业内被明令禁止。 当然,有违法就有利益。市场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酸洗货”存在。这些“酸洗货”大多来自黑市,由于来源不明,也很难判断其是否真的经过了“酸洗”操作。在购买时需要特别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