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产瓷器吗?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河南有9个州产瓷,“汝南郡,北市有瓷窑。淄川郡,东莱瓷窑。兖州贡瓷器,淄州贡瓷器,密州贡瓷器,坊州贡瓷器,虢州贡瓷器,怀州贡瓷器,陕州贡瓷器”。其中的虢州、怀州、陕州,都属唐代宜阳县辖地。因此,“宜阳瓷”有史为证,唐代即已问世。
从县内东、西两山的瓷窑遗址看,西山位于荆山乡,窑址叫荆山窑,位于荆山北端一个叫荆山凹的背风向阳之地,共有4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里地处深山,人烟稀少,距最近的荆山村有3公里之远,交通极不方便。据省文物工作队专家考证和对地表残存堆积的瓷片标本鉴定,烧造年代应是隋唐时期。
东山瓷窑遗址坐落在韩城乡五龙口村,这里南临洛河,北靠东山,隔河与荆山对峙,山水相间的环境十分优美,是个烧窑取土、进料运货极为方便的地方。这里有两处隋唐时的瓷窑遗址,西窑遗址在五龙口山下“马鞍鞍”沟以南,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东窑遗址在五龙口山与对面虎头山之间的山间平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两窑相距400米左右,隔山对峙,因建在五龙口,故称五龙口窑。
从东、西山两处瓷窑遗址看,烧造的瓷品种类大体相近,主要以青瓷为主,烧造的器皿有碗、盘、钵、罐、高足盘、高足杯、盂、长颈瓶、四系或五系瓶等生活用具为主,产品主要供人民生活使用。从东、西山各窑场的规模和各具特色的瓷品看,荆山窑应该是唐时虢州贡瓷窑场,五龙口窑应是唐时坊州贡瓷窑场,所以宜阳古瓷窑应属唐时进贡瓷窑和地方瓷窑兼顾的窑场。